当前位置:不问归期>玄幻魔法>盘点古代十大诗人> 第92章 崇祯 该不该封黄巢的翻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崇祯 该不该封黄巢的翻版?(2 / 2)

何况黄巢?黄巢在他们眼里确实是个跳梁小丑。大唐名相张九龄长相温文尔雅,风姿绰约,风度翩翩。他敛眸,心中暗道: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只要黄巢是个盐贩子,他注定不会受到任何礼遇,除非他打到长安。ap;#34;张九龄出身岭南,祖上出了几个小官,勉强是个小世家,在岭南还混得开,到了长安就捉襟见肘。他于是找到了另一位宰相张说,两人交换族谱,给自己认了个亲。从此以后,他成了世家豪族之一范阳张氏的成员。也就是张良的后离。因此,他才能稳步青云直上。可是官场上的世家子弟还是在歧视他。连唐玄宗都不信他的说辞: ap;#34;如卿岂有门籍!ap;#34;张九龄不得不回:“荒陬贱类。”不过是荒野之间的粗鄙之人罢了。寒门宰相在大唐是个天方夜谭,直到宋朝才成为可能。张九龄有些说不出道不明的期待,心中暗道: ap;#34;让我看看,希望成为青帝的你能走到哪里。ap;#34;有人觉得该给黄巢封王,有人却觉得不行。大明末代君主崇祯皇帝就是其中之一。怎么能给叛贼封王呢?!叛贼怎么配?如今,崇祯皇帝和唐僖宗一样,正面对一个糟糕又尴尬的局面。闯王李自成的叛军打到京城来了。夜晚,他带着太监来到成国公的府邸,希望借他的势力逃出北京。南京有一套班底,还有充足的兵力,只要逃到南京,一切还有机会。但是成国公闭门不开,里面好像没人。可是崇祯皇帝发誓自己听见了里面的人声。要知道,成国公的祖先可是帮助朱棣靖难的忠臣啊。真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ap;#34;世态炎凉,满城文武竟无一人可用!这是天要绝我!ap;#34;盛怒之下,崇祯皇帝悲愤不已、心如死灰地来到煤山,掌着绳子,想要了断自己。他临死之前,自嘲地笑笑: “王承恩,朕有预感,这是朕最后一次看天幕了。天幕出现的时候,朕还以为是什么吉兆,结果吉的不是朕,而是那叛贼。ap;#34;ap;#34;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ap;#34;宦官王承恩哭着说道: “陛下,未必不是吉兆啊。”ap;#34;怎么ap;#34;宦官王承恩: ap;#34;那闯王李自成也曾向陛下请求招安,跟黄巢如何相似。天幕出现这一段,不就是在跟陛下说,要吸取唐朝的教训嘛!ap;#34;不久前,李自成给崇祯送来一封信,希望崇祯封他为西北王。他还保证,他会帮大明解决北方的后金。崇祯大骂: ap;#34;祖训有言,非宗室不得为王,异姓不得封王!ap;#34;王承恩跪地说道:“可成祖不也封忠勇王金忠为异姓王了吗?这是大明的生死关头,想必太.祖也会理解的。ap;#34;崇祯沉默了一下,随后才说: “他是胆大包天的匪徒,又不是金忠那样的精忠报国的能臣,堂堂天子岂能受匪徒的威胁?ap;#34;王承恩又说: ap;#34;可是天幕都说了,明朝之后异族入侵,建立清朝。那叛贼李自成,起码是汉人,陛下应该和他一致对外才是啊。ap;#34;ap;#34;陛下忍一时之气,却能替大明谋福祉啊!ap;#34;r /ap;t;崇祯握着绳子的手微微颤抖:“……可是那李自成如何会答应呢?”王承恩见状,心中大喜,连忙下猛药:“他如果不想被招安,就不会送那封信。陛下只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自然会臣服。ap;#34;崇祯沉默良久,最终在王承恩期待的目光中,将绳子放下,长长叹了口气: “希望天幕的指引没有错。ap;#34;崇祯带人去见了闯王李自成。其实闯王李自成跟黄巢有点像,手下基本上都是流民,野心也没那么大。同时,他也很忌惮北京城的守卫。瓦剌军围困北京城的时候,于谦带人守卫,挽救了整个大明。大明有没有可能再来一个于谦?而且现在天幕出现了,李自成得知自己的起义会失败、所谓的清朝会建立,满腔的怒火就对着异族发去了。他李自成打老朱家,那是内斗,蛮夷插什么脚啊?!总而言之,李自成想求和的心情比历史上还要迫切。崇祯和李自成谈判跌跌撞撞,他们的手下还起了好几次冲突,但最终还是谈妥了。李自成退回西北,去解决关外的异族。回到皇宫之后,崇祯望着太子朱慈娘,悠悠叹息: “朕封了这个新“黄巢”为王,谁知道他会不会生乱?ap;#34;崇祯皇帝长得温文尔雅,太子朱慈娘长得更是非常貌美,据记载: “履云冠,风姿龙采,纤好白皙,见者疑为神仙。ap;#34;朱慈娘: ap;#34;父皇,封总比不封好。ap;#34;封起码还有一线生机,不封直接亡国。崇祯叹息道: ap;#34;你说得也是。ap;#34;至于死后该怎么去见太.祖,他就偷偷以发覆面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