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不问归期>游戏竞技>耕耘贞观> 第四百八十五章 清查吏治的余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五章 清查吏治的余波(2 / 3)

了在官府里里外外安插自己的亲戚,甚至恨不得连自己村里的狗给谋划一份的警犬的职务能够从朝廷领取一份狗粮。

还是那句话,七八品的官员看起来是小官,但对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这就是他们人生的顶点,是绝大多数百姓可望而不可极的县令,县尉之类的职务了。

这些小官直接对接着百姓,他们的官职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相当大。

而渭河航运,几乎是最先开始让农业学府进来的,所以自然而然成为了重灾区。

李泰也没什么废话,这几个月来,整条渭河凡是爆出跟农业学府有关的,自己便跑过去亲自处理这些事。

原本贪污并不致死,但当李泰跑到他们面前时,那就不得不死了。

有的人直接就在李泰面前哭着自尽,也有的人抱着李泰的大腿请求原谅。

说实话,对农业学府的外流官朝堂原本也没对他们在道德上报以多大希望。

至少在绝大多数的世家看来,外流官里面出现了这么多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人是正常的,甚至有人说风凉话似的,感觉李泰的态度有几分苛责了。

但李泰更清楚,自己想要得是农业学府出来的人能够一步一步的做到正三品的大员。

那他们至少在私德上就不能够有太大的破绽,这样哪怕这人真只能按部就班的听从命令干活,自己按照规章制度把他稳稳当当的提升到正三品,至少也能给后来者希望。

否则要自己死前农业学府都没个在自己帮助下,符合规章制度一步一步提升到三品大员的代表,那在自己死后,农业学府有很大的概率会被打压。

五品,甚至七品,会重新成为农业学府学子们的顶点。

所以,李泰也知道自己既要求人有道德,又要求人有能力这有几分过分,但没办法,如果第一代的农业学府的学子根子就歪了,那自己宁愿自己挥舞镰刀割了他们。

总之,等到李泰因为这件事跑完渭河体系回到长安时,今年的长安也快要过年了。

李泰带着满满的血腥味回来,朝臣们第一次见识到魏王对农业学府体系的掌控力,也见识到魏王心狠起来的时候,那是真狠心。

从秦州到同洲,顺着渭河支流,几个月走了来回,凡涉及到农业学府体系的,李泰基本上都是亲自过问,但这并不是为了包庇农业学府,而是要弄清他们身上的罪行。

李泰也不说什么虚的,直接拿着他们的罪名材料,跟这些农业学府出身的人聊着家常,说着过往,最后让他们背一遍校训,然后便是留下了一张自供书。

那些愿意主动承认罪责的,李泰按律办事,尽可能给予体面。

那些选择自杀给予李泰体面的,李泰也就到此为止,他们的家人也不在追究。

至于那些证据确凿却依旧死不认罪的,那么便是公开处刑,并且收回一切农业学府的福利,任由他的家人自生自灭。

可以说,一直以来在朝廷印象中都软绵绵的魏王,随着对渭河的一路巡视下来,众人惊讶的发现,他在底层官僚中的威望高得恐怖。

因为这些犯罪的官员在面对魏王亲自过问时,十之八九会认罪,十之四五会自杀,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才会选择苟活。

说实话,朝廷官员看到李泰对农业学府基层官僚的这种魏王与掌控力,都有些匪夷所思。

但说实话,这种事情在古代实际上反而是正常的。

因为古代上升的渠道真不多,李泰的农业学府对于百姓这一个阶级的人来说,真的是师生之情,知遇之恩。

尤其李泰一个个说出他们的名字,说他们的曾经,说他们的功绩,说他们的过错,说得他们心生愧疚,觉得自己辜负了李泰的期望。

当李泰真的亲自过来看他们时,真的对李泰有知遇之恩感激的,那就只能死了。

而对李泰有良心的,那就自己供诉罪责,完全自顾自的自私之人,那就自求多福吧。

而这些人下去了,安排上来的还是农业学府的人,否则李泰还亲自跑一趟做什么。

只不过,这一趟走下来更多的是心灵上的疲惫,哪怕自己知道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这种事是没办法杜绝的。

但从农业学府里面出来学子,到了社会上打磨最后成为了侵蚀这国家的蛀虫,李泰知道了心中还是有难以言喻的压抑,尤其他们是自己培养出来的。

不过,李泰赶工了一个晚上,红着眼来到太极殿中,所有人看着李泰都有几分不敢直视。

朝廷官员甚至连李世民看着李泰都有点像看怪物一样。

毕竟李泰这一路走下来并没有遮掩什么,看着一个个农业学府的子弟,因为各种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被李泰发现之后羞愧自杀。

说实话听到一个时众人感觉只是可惜,但一个个都是如此,数目多起来后,众人就感觉到震撼了。

就算李世民也没想到李泰在农业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