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不置可否(1 / 2)

一连七八天,这件事情既没有得到嘉奖,也没有得到任何处罚,就这么一声不吭的过去了。

刘裕明白这就是老师的意见,看看再说。于是开始进行自己的下一个想法。基层双主官制度。

虽然前段时间刘裕已经安排孙处、到彦之等同乡成为了各什长的副手,但这些人的正式身份还是一个兵,这次刘裕把这些人都拢在一起。

刘裕,孟怀玉,还有手下八个什长,再加上孙处、到彦之、向靖、刘怀敬十四人开了个小会。

这里要解释一句,刘裕这个都(du)不是齐装满员状态,本来一个百人将统领十个什长,现在只有八个。两个五十人队主都没有,是刘裕和孟怀玉兼任。

等所有人都坐下,刘裕开口道:“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个新想法。叫做双主官制度。”

“都头,这是什么意思?”除了孟怀玉,其他人不太明白。

“就是说每人给你们配一个副手。”孟怀玉又解释了一句。

“孟督伯,不是有了吗?向靖就是啊。”第一什的什长石虎指着向靖道。

“不一样的。”刘裕摇摇头道:“现在他还是你手下的一个兵而已,我的意思是他能和你一样发号施令,有同样的权限。”

“啊?”

众人的表情和孟怀玉当初听到这个想法一样,满脸问号。

“都头,这样不行吧,万一出现意见分歧,又该听谁的呢?”向靖开口问道。

刘裕笑着道:“昨天怀玉也有一样的疑惑,那就让他和大家解释一遍吧。”

说完示意孟怀玉开始。

“一般情况下两人的分工是不一样的,什长负责军事指挥与装备,属于管“事儿”的人。而副手则主管士兵的思想情况,鼓舞士气,以及军纪。属于管“人”的人。但是在什长缺位的情况下可以由副手全权指挥。”

看见众人还是有些迷糊。刘裕接口道:“在一般情况下副手是不插手指挥的,就像一个普通士兵一样接受什长指挥,而什长也不得干预副手的职权,并且如同士兵一样接受副手的命令。”

刘怀敬开口道:“也就是说副手接到什长的命令必须执行,而什长犯了军纪同样由副手惩处。是这样吗?”

刘裕笑着点头:“怀敬理解的虽然不太全面,但确实是这样。这个制度只是试行,以后必然会有很多问题,到时候我们再慢慢商议。”

“是!”众人齐声道。

其实刘裕这个制度就是参考我军的双主官制度,一个管军事,一个管生活。强调人和事两权分离。看看这种制度在古代军队中会不会产生积极效应,反正只是在一个百人队试行,失败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大后果。

如果真的有效的话,刘裕自然会上报谢玄,在更大范围内实行,提高军队战力。

从单层面来看,副手明显要比什长更加需要能力,思想工作要比领兵冲锋更加困难,比如培育战斗精神,士兵的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化解官兵思想问题,此外还有战场宣传鼓动,作战时激发士气,做到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坚决完成任务。

所以孟怀玉,向靖等人被刘裕留下来开小灶,每天的夜间课程也被要求仔细学习,以后这些课程将会由孟怀玉带着这些人单独开展。

......

就在刘裕在北府军中实验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苻坚的第二波计划也徐徐展开,就在襄阳被拿下不久,秦国兖州刺史彭超、后将军俱难、右禁将军毛盛、洛州刺史邵保收到圣旨,率步骑七万攻南下攻打楚国的彭城、淮阳、盱眙等地。

经过四个月的准备,秦军骑兵已经出现在泗水两岸。

谢玄收到消息立马开始整顿军队,十一月二日,刘牢之的前锋营八千人已经北上泗口(淮安)救援彭城,中军一万两千人在谢玄和胡彬的率领下,也于十二月十日开始拔营北上。

左中右三军的十一个斥候都全部被谢玄撒了出去,临行前谢玄特地把刘裕叫到身边,只说了四个字:“注意安全。”

北府军骑兵不多,一共就是十一个斥候都,还不到一千人。刘裕所在的左军斥候被分配在了大军的西北方向的八十里之外,三个都配合,为大军遮蔽战场,提供沿途情报。

刘裕他们走在大军之前,危险性自然也是最高的,趁着从长江南岸一直到淮河这段路还在战场之外,抓紧时间整训队伍,自身的情报传递,与旁边友军的配合协作。

刘裕的军职本来就比其他都头高得多,左军斥候的三个都头,自然是以刘裕为首。

从出发开始,刘裕就把自家的几个什长副手全部派了出去,深入到其他两个都负责思想工作,并且培养学生。

左军一都的都头田泓在马上和刘裕笑着说道:“刘校尉,你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